


| 拼音 | lì |
| 注音 | ㄌㄧˋ |
| 五行 | 火 |
| 部首 | 疒 |
| 总画数 | 12画 |
| 笔顺编码 | 丶一ノ丶一ノ一丨ノ丶丨丨,捺横撇捺横撇横竖撇捺竖竖,413413123422 |
| Unicode编码 | U+75E2 |
| 五笔编码 | UTJK|UTJK |
| 郑码编码 | TMKD |
| 仓颉编码 | KHDN |
| 四角编码 | 120 |
| 汉字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| 造字法 | 形声 |
| GBK编码 | C1A1 |
| 规范汉字编号 | 2732 |
| 翻译 | 英语 dysentery 德语 Dysenterie, Ruhr (S) 法语 diarrhée,dysenterie |
| 释义 | 〔痢疾〕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。常见的为细菌性痢疾,有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。阿米巴痢疾起病较慢,粪便暗红色并有腐肉臭味。加强粪便管理及饮食卫生是主要预防措施。 基本字义● 痢lìㄌㄧˋ◎ 中医学病名,古称“滞下”。又因病情不同而有“赤~”、“白~”、“赤白~”、“噤口~”等名。◎ 〔~疾〕传染病。症状有大便频繁,腹痛,发热,粪便带脓、血和黏液等。◎ 见“瘌”字“瘌痢”。痢: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为痢疾之简称。关于痢疾的病名,《内经》有肠澼、赤沃、白沃、赤白沃等名;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以其泄利不爽,名之为滞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