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kù | 
| 注音 | ㄎㄨˋ | 
| 五行 | 木 | 
| 部首 | 口 | 
| 总画数 | 12画 | 
| 笔顺编码 | 丶丶ノ丶フノ一丨一丨フ一,捺捺撇捺折撇横竖横竖折横,443453121251 | 
| Unicode编码 | U+55BE | 
| 五笔编码 | IPTK|IPTK | 
| 郑码编码 | VDMJ | 
| 仓颉编码 | FBHGR | 
| 四角编码 | 90601 | 
| 汉字结构 | 上下结构 | 
| GBK编码 | E0B7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5300 | 
| 繁体 | 嚳 | 
| 翻译 | 英语 emperor 德语 Ku4, Dritter der Fünf Kaiser (五帝, Wǔ dì - mythische Modell-Herrscher, die das Land vor Beginn der Dynastien beherrscht haben sollen. (Eig, Pers, ca. 2412 - ca. 2343 v.Chr.) 法语 avertir | 
| 释义 | 帝喾,传说中 古代的 一个帝王。参 见 〔五帝〕喾(kù),即帝喾,姓姬,名俊,号高辛氏,河南商丘人,他是汉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,即五帝之一的高辛氏,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,即黄帝的曾孙,喾的父亲是蟜极,蟜极的父亲是玄嚣,玄嚣的父亲是黄帝。喾前承炎黄,后启尧舜,奠定华夏基根,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,商族的第一位先公。帝喾从小德行高尚,聪明能干。十五岁时,被帝颛顼选为助手,有功,被封于辛(今商丘市高辛镇)。帝颛顼死后,他继承帝位,时年三十岁。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,以亳(今河南商丘)为都城,以木德为帝,深受百姓爱戴,死后葬于故地辛(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),建有帝喾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