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guó | 
| 注音 | ㄍㄨㄛˊ | 
| 五行 | 木 | 
| 部首 | 囗 | 
| 总画数 | 8画 | 
| 笔顺编码 | 丨フ一一丨一丶一,竖折横横竖横捺横,25112141 | 
| Unicode编码 | U+56FD | 
| 五笔编码 | LGYI|LGYI | 
| 郑码编码 | JDCS | 
| 仓颉编码 | WMGI | 
| 四角编码 | 60103 | 
| 汉字结构 | 全包围结构 | 
| 造字法 | 会意 | 
| GBK编码 | B9FA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1081 | 
| 繁体 | 國 | 
| 翻译 | 英语 nation, country, nation-state 德语 Land (S) 法语 pays,royaume,Etat | 
| 释义 | 1.国家:~内。祖~。外~。保家卫~。 2.代表或象征国家的:~徽。~旗。~花。 3.在一国内最好的:~手。~色。 4.指本国的,特指我国的:~产。~术。~画。~药。 5.姓。国(拼音:guó)是汉语常用字,始见于商代。本义指疆域,地域。这个意思后来写作“域”。引申指地区,区域。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。后泛指国家。也指国都。在现代,对于“国”的观念是:“国家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,是暴力的机器。”在古代把分封给诸候的封地叫“国”,把都城叫“国”;把地域也叫“方”或“国”。从字的源义来看,可以说,古代人民对于“国”的观念的形成,是比较晚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