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zhú | 
| 注音 | ㄓㄨˊ | 
| 五行 | 火 | 
| 部首 | 火 | 
| 总画数 | 10画 | 
| 笔顺编码 | 丶ノノ丶丨フ一丨一丶,捺撇撇捺竖折横竖横捺,4334251214 | 
| Unicode编码 | U+70DB | 
| 五笔编码 | OJY|OJY | 
| 郑码编码 | UOI | 
| 仓颉编码 | FLMI | 
| 四角编码 | 95836 | 
| 汉字结构 | 左右结构 | 
| 造字法 | 形声 | 
| GBK编码 | D6F2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2061 | 
| 繁体 | 燭 | 
| 翻译 | 英语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 德语 Kerze (S),erleuchten (V),Zhu (Eig, Fam) 法语 bougie | 
| 释义 | 1.蜡烛:火~。花~。 2.照亮;照见:火光~天。洞~其奸。 3.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,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。烛,zhu,从火从蜀。蜀为葵虫。古时火炬多以苇麻做芯,外用布包裹,其样子像葵虫。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,周围包上蜡油,点着取亮的东西。商周时代的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中已出现“烛”字,此烛非灯烛,而是一种火把、火炬而已。 未燃的火把通称为燋,用于把持的火为烛,置于地上的为燎。 宁夏海原出现的插入室内墙壁的油楹树枝,江西瑞昌发现的用竹签燃照以及周代的火炬照明,为最早的“烛”。为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。 马家窑文化-叶纹彩陶灯烛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