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yóu |
| 注音 | ㄧㄡˊ |
| 五行 | 土 |
| 部首 | 疒 |
| 总画数 | 9画 |
| 笔顺编码 | 丶一ノ丶一一ノフ丶,捺横撇捺横横撇折捺,413411354 |
| Unicode编码 | U+75A3 |
| 五笔编码 | UDNV|UDNY |
| 郑码编码 | TGR |
| 仓颉编码 | KIKU |
| 四角编码 | 112 |
| 汉字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| 造字法 | 形声 |
| GBK编码 | F0E0 |
| 规范汉字编号 | 4309 |
| 翻译 | 英语 wart; tumor; goiter; papule 德语 Hühnerauge (S),Knötchen (S),Warze (S) 法语 goitre |
| 释义 | 皮肤病,病原体是乳头状瘤病毒,常见的有扁平疣、寻常疣等。扁平疣是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,数目较多;寻常疣是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,表面粗糙,数目较少。不痛不痒,多长在面部、头部或手背等处。也叫赘疣。寻常疣通称瘊子。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。多见于儿童及青年,潜伏期为1~3个月,能自身接种扩散。病毒存在于棘层细胞中,可促使细胞增生,形成疣状损害。根据临床表现和部位,分为寻常疣、扁平疣、跖疣、生殖器疣(尖锐湿疣)、口腔疣、咽喉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