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mù | 
| 注音 | ㄇㄨˋ | 
| 五行 | 水 | 
| 部首 | 目 | 
| 总画数 | 5画 | 
| 笔顺编码 | 丨フ一一一,竖折横横横,25111 | 
| Unicode编码 | U+76EE | 
| 五笔编码 | HHHH|HHHH | 
| 郑码编码 | LA | 
| 仓颉编码 | BU | 
| 四角编码 | 60101 | 
| 汉字结构 | 独体结构 | 
| 造字法 | 象形 | 
| GBK编码 | C4BF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0236 | 
| 翻译 | 英语 eye; look, see; division, topic 德语 Auge  (S, Bio),einzelner Punkt, einzelner Gegenstand  (S),Ordnung  法语 oeil,index,liste,109e radical | 
| 释义 | 1.眼睛:有~共睹。历历在~。 2.网眼;孔:八十~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~之多。 3.看:~为奇迹。 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~。细~。 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 6.目录:书~。药~。剧~。 7.名称:题~。名~。 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~半之优获胜。 9.姓。目是象形字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边轮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处理为线条。先秦时期多用“目”,两汉以后,用眼逐渐多起来。“目”具有书面语色彩。本义:眼睛。引自,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十九章第二节,(1) 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(2) 观看,注视,(3) 递眼色,使眼。甲金文象人眼目,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,本义是眼睛。参见「臣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