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cí |
| 注音 | ㄘˊ |
| 五行 | 金 |
| 部首 | 礻 |
| 总画数 | 9画 |
| 笔顺编码 | 丶フ丨丶フ一丨フ一,捺折竖捺折横竖折横,452451251 |
| Unicode编码 | U+7960 |
| 五笔编码 | PYNK|PYNK |
| 郑码编码 | WSAJ |
| 仓颉编码 | IFSMR |
| 四角编码 | 37220 |
| 汉字结构 | 左右结构 |
| 造字法 | 形声 |
| GBK编码 | ECF4 |
| 规范汉字编号 | 1713 |
| 翻译 | 英语 ancestral temple; offer sacrifice 法语 temple des ancêtres |
| 释义 | 祠堂:宗~。武侯~。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(相当于纪念堂)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,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“祠堂”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,据《汉书·循吏传》记载,“文翁终于蜀,吏民为立祠堂。及时(指诞辰和忌日)祭礼不绝。”东汉末,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,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“生祠”。由此,祠堂日渐增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