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jì,zhài | 
| 注音 | ㄐㄧˋ,ㄓㄞˋ | 
| 五行 | 金 | 
| 部首 | 示 | 
| 总画数 | 11画 | 
| 笔顺编码 | 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,撇折捺捺折捺横横竖撇捺,35445411234 | 
| Unicode编码 | U+796D | 
| 五笔编码 | WFIU|WFIU | 
| 郑码编码 | RSBK | 
| 仓颉编码 | BOMMF | 
| 四角编码 | 27901 | 
| 汉字结构 | 上下结构 | 
| 造字法 | 会意 | 
| GBK编码 | BCC0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2371 | 
| 翻译 | 英语 sacrifice to, worship 德语 opfern, gedenken , zu etw. greifen, zu etw. Zuflucht nehmen (V),Ji (Eig, Fam) 法语 faire un sacrifice,(nom de famille) | 
| 释义 | [  ] 1.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:~奠。公~。 2.古代杀牲供奉鬼神:~祀。~天。祭,ji,从肉,从手,从示。〈动〉(1) 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牲肉,右边是“又”(手),中间象祭桌。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。古人杀牲,一是为自己吃,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,“祭”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,即牲祭。本义:祭祀。(2) 同本义 [obit;offer a sacrifice]【释义】①供奉神灵或祖先:祭天|祭神|祭祖。②对死者表示追念的仪式:祭奠|公祭死难烈士。明 陈继儒《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》:“朝于斯夕于斯,岁时伏腊祭(袁可立)于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