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xiào |
| 注音 | ㄒㄧㄠˋ |
| 五行 | 金 |
| 部首 | 竹 |
| 总画数 | 10画 |
| 笔顺编码 | ノ一丶ノ一丶ノ一ノ丶,撇横捺撇横捺撇横撇捺,3143143134 |
| Unicode编码 | U+7B11 |
| 五笔编码 | TTDU|TTDU |
| 郑码编码 | MMGD |
| 仓颉编码 | HHK |
| 四角编码 | 88804 |
| 汉字结构 | 上下结构 |
| 造字法 | 形声 |
| GBK编码 | D0A6 |
| 规范汉字编号 | 1952 |
| 翻译 | 英语 smile, laugh, giggle; snicker 德语 lachen, lächeln (V) 法语 rire,sourire,ridiculiser |
| 释义 | 1.露出愉快的表情,发出欢喜的声音:~容。微~。眉开眼~。哈哈大~。 2.讥笑:耻~。见~。~他不懂事。 3.姓。 笑,xiao,从竹(竹子)从夭(弯曲)。(1) 会意。从竹,从夭。杨承庆曰,“竹得风其体夭屈,如人之笑”。字或从竹,从夭。本义:因喜悦开颜或出声。(2) 同本义 [smile; laugh]笑,与“哭”相对,古文献中较早出现“笑”字的是《易·旅》:“,旅人先笑后号啕。”后来的有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现一般用于形容人欢乐时的面部表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