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| 拼音 | bīn | 
| 注音 | ㄅㄧㄣ | 
| 五行 | 水 | 
| 部首 | 豕 | 
| 总画数 | 17画 | 
| 笔顺编码 | 一ノフノノノ丶丨一ノフノノノ丶フ丨,横撇折撇撇撇捺竖横撇折撇撇撇捺折竖,13533342135333452 | 
| Unicode编码 | U+8C73 | 
| 五笔编码 | EEMK|MGEE | 
| 郑码编码 | GQGL | 
| 仓颉编码 | UMOO | 
| 四角编码 | 22770 | 
| 汉字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 
| 造字法 | 会意 | 
| GBK编码 | E1D9 | 
| 规范汉字编号 | 6222 | 
| 翻译 | 英语 a Zhou-dynasty state 德语 Bin (Eig, Fam) 法语 (ancienne ville du Shaanxi) | 
| 释义 | 古地名,在今陕西彬县、旬邑一带。也作邠。豳Bīn(音宾)古地名,在今陕西省彬县,旬邑县西南一带。豳州:州名。西魏时设置,隋废,唐仍为州,开元间改称邠州。即现陕西省彬县。豳风:诗经十五国风之一。共有诗七篇,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,辛勤力作的情景,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之一。北魏皇兴二年(公元四六八年),在赵兴郡为华州,州郡同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县城)。太和十一年(公元四八七年),华州更名班州。太和十四年,更班州为豳州。西魏废帝二年(公元五五三年),改豳州为宁州。隋大业元年(公元六零五年),改宁州为北地郡。次年,改北地郡为豳州。大业八年,又改豳州为北地郡。唐武德元年(公元六一八年),改北地郡为宁州。唐武德元年从宁州析置豳州(治在今陕西省彬县)。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。现彬县、旬邑、正宁、宁县是被《诗经》所反复吟唱过的古豳之地。 |